•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一件衣服如何检测干洗色牢度?

时间:2021-04-12 04:33
       干洗就是在有机溶剂中洗涤,如石油溶剂、全氯乙烯或碳氟化合物中洗涤,或者说,干洗是用化学溶剂代替水在干洗设备中完成的衣物清洗方法。
       纺织品的耐干洗色牢度就是用于评价纺织品的颜色抵御干洗的能力。我们多数人都遇到过衣服在水洗时褪色的经历,服装干洗也会遇到褪色的情况,消费者将价格昂贵的服装拿去干洗,洗后衣服褪色而引起的纠纷和投诉的案例并不鲜见。服装干洗后褪色与干洗店的操作有关,但很多时候与服装的耐干洗色牢度有关。
       如何判断一件衣服的耐干洗色牢度是否合格呢?我们走进实验室看一看。
检测方法选择
       实验室测试干洗色牢度的常用方法有:
       GB/T 5711—2015《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四氯乙烯干洗色牢度》
       AATCC 132— 2013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干洗色牢度》
       ISO 105—D01:2010《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D01 部分:耐四氯乙烯干洗色牢度》
       其中,GB/T 5711和ISO 105-D01均采用四氯乙烯溶剂,AATCC 132除了用到四氯乙烯之外,还需加有洗涤剂。 以上测试方法,一般根据产品标准指定的方法;产品标准里面没有提到的,根据客户的要求而定,一般推荐国家标准的最新版本即GB/T 5711—2015。
       以上方法标准的测试步骤都是相同的。测试的第一步是制作组合试样,测试的对象可以是成衣、织物、纱线甚至是纤维。
       我们以一件黑色针织休闲服为例,看看干洗色牢度是如何检测的。
       在休闲服上裁取40mm×100mm试样一块,与贴衬织物的短边缝合在一起制成组合试样。
元茂仪器
       第二步是将两块未染色的正方形棉斜纹布沿三边缝合,制成一个内尺寸为100mm×100mm的布袋
       将一个组合试样和12片不锈钢圆片放入袋内,用任何形式闭合袋口。
       把布袋放在不锈钢桶内,在(30±2)℃时,加入200mL四氯乙烯,将不锈钢桶放入耐洗色牢度试验机中处理30min。
       然后,拿出布袋,取出试样,挤压或离心去除多余的溶剂,将试样悬挂在温度为(60±5)℃的热空气中烘燥。
       最后,以原样作为参照样,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程度。在评定沾色程度时,GB/T 5711—1997和GB/ T 5711—2015方法有所不同。GB/T 5711—1997是用滤纸过滤留在容器中的溶剂,将过滤后的溶剂和空白溶剂倒入置于白纸卡前的比色管,采用透射光,用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比较两者的颜色。
       GB/T 5711—2015、AATCC 132和ISO 105-D01是以原样和原贴衬织物作为参照样,将试验后的样品和贴衬织物(如下图所示)用灰色样卡或仪器,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此黑色针织休闲服的耐干洗色牢度测试结果为变色3~4级,沾色3级,而FZ/T 73020—2012《针织休闲服装》对耐干洗色牢度合格品的要求是变色和沾色均为3~4级,因此,判定结果为此产品的耐干洗色牢度未达到合格品的要求。
方法新标准的新变化
       和GB/T 5711—1997不同的是,GB/T 5711—2015需要用到贴衬织物,包括单纤维贴衬或多纤维贴衬(醋纤、棉、锦纶、涤纶、腈纶、羊毛)。
       GB/T 5711—2015将GB/T 5711—1997中评定溶剂的沾色情况改为评定贴衬织物的沾色程度,因为考虑到溶剂沾色仅仅是评价纤维或织物的掉色情况,不够全面,并且消费者在实际穿用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褪色颜色沾到衣物上的程度,这一点和AATCC 132和ISO 105-D01是相一致的。

点击或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