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毡化评级?
随着GB/T 4802.4-2020、ISO 12945-1:2020、ISO 12945-2:2020、ISO 12945-3:2020、ISO 12945-4:2020等方法标准的实施,以上标准的目光评级的结果也有了变化。
① 旧版标准要求出具起毛起球级数,例如起毛起球3级。
② 新版标准增加了毡化现象的评级,并且要求出具起毛级数、起球级数和毡化级数,例如起毛3-4级、起球3级、毡化3级。
一、什么是毡化?
GB/T 4802.4-2020标准中给出了毡化定义:起绒织物表面伸出的纤维纠缠形成无序排列,所产生的可见的表面变化。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毡化现象一般是针对起绒织物。
二、哪些面料需要进行毡化评级
1、直接的,抓住样品描述中的关键字,比如样品描述中有灯芯绒、摇粒绒等字样,这些面料明确指出是起绒织物,需要进行毡化评级。
2、面料表面明显属于起绒类织物等。
3、一般的,粗梳毛织物等。
三、毡化评级的等级描述
GB/T 4802.4-2020标准给出了毡化评级的等级描述,如表1。

其中标准中说明:由于评级的主观性,宜至少2人对试样进行评级,但是主要由人员的目光进行评级,主观性强,对轻微、中度、明显、严重的程度,有着不同的理解,有时候不同的人员评级,级差达到1级或者更大。
四、毡化评级不同化的状态描述
1、轻微毡化
轻微:表面绒毛轻微缠结,几乎不影响外观。
2、中度毡化
中度:表面部分绒毛缠结,部分绒毛较长的末端纠结在一起,形成中度的外观变化。
3、明显毡化
明显:表面绒毛明显纠缠一起,并形成明显的小球粒,无序排列分布,外观明显变化。
4、严重毡化
严重:样品表面绒毛严重缠结,并非常明显的形成小球粒或缕丝,外观严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