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交流
《旋转摩擦色牢度仪校准规范》编写说明

时间:2019-11-25 09:09

       一、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行业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18]210号)和全国纺织计量技术委员会《关于下达2018年纺织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纺计委函[2018]2号),批准立项的《旋转摩擦色牢度仪校准规范》(项目计划号:JJFZ(纺织)012-2018)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归口,国家纺织计量站上海分站为主要起草单位负责制订。该计划要求做好计量测试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与验证,完成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写说明、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和试验报告等文件的编写工作,于2019年3月前完成。
       二、规范制订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纺织品服装已经在国际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这就需要接受外国试验方法标准的考验。ISO 105 X16,AATCC 116-2013就是国际上制定的用来检测纺织品经过旋转摩擦后色牢度变化的试验方法标准,需要使用旋转摩擦色牢度仪来检测。
       旋转摩擦仪主要用于检测相关纺织品的旋转摩擦色牢度,特别适用于印花、商标等面积小到难以达到普通摩擦色牢度仪要求的样品的测试。为了能准确保证该仪器的计量特性准确可靠,制定《旋转摩擦色牢度仪校准规范》迫在眉睫。
     《旋转摩擦色牢度仪校准规范》的制定可以为旋转摩擦色牢度仪的生产企业提供技术依据,为企业判断其采购、使用的旋转摩擦色牢度仪是否合格提供技术支撑,从而推动纺织品检测行业向国际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三、规范编制过程
       1、2018年1月~2018年6月,成立校准规范起草小组,收集和分析国内外织物旋转摩擦色牢度的试验方法标准和国内外旋转摩擦色牢度仪的资料;
       2、2018年7月~2018年10月,对各种织物旋转摩擦色牢度仪计量性能进行测试,对测试方法进行验证,形成试验报告;
       3、2018年11月~2019年2月,编写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稿、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和编制说明,期间得到纺织行业许多资深专家的指导,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4、2019年3月,形成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稿,在纺织计量技术委员会广泛征求意见。
       四、编制原则
       1、本规范按照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要求进行编写。
       2、校准规范整个内容应与现行有效相关标准相协调,技术内容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旋转摩擦色牢度仪的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校准方法等。 
       4、选择合适的标准器和校准方法,校准方法应通过实验验证确认,力求方法简单科学,准确可靠。
       5、规范中的文字表述力求层次分明,语句简明,公式表达准确,量和单位使用规范。
       五、规范制定说明
       1、本规范制订依据:
       校准规范编写格式依据JJF1071-2010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和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基础性系列规定进行编写。
       本规范制订依据是GB/T 29865-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小面积法》、AATCC116 - 2013 Colorfastness to Crocking: Rotary Vertical Crockmeter Method。
       2、本规范制定主要内容
       2.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旋转摩擦色牢度仪的计量特性和校准方法,适用于旋转摩擦色牢度仪的校准。
       2.2概述
       旋转摩擦色牢度仪适用于GB/T 29865-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小面积法》、AATCC116 - 2013 Colorfastness to Crocking: Rotary Vertical Crockmeter Method。旋转摩擦色牢度仪基本原理试样放置于摩擦头下,摩擦头和压重砝码对试样施加一定的力,并在旋转机构的带动下以顺时针旋转摩擦405°后,再逆时针旋转摩擦同样角度的方式对试样的摩擦色牢度进行试验。经过试验后,再结合标准样卡进行评级。
       2.3 旋转摩擦仪实物图

元茂仪器
莱州元茂仪器有限公司  Y571LC旋转式摩擦仪

       2.4 计量特性
       2.4.1 摩擦头尺寸: Φ(16±0.1) mm,或者根据不同方法标准为Φ(25±0.1) mm。
       2.4.2 摩擦头向下压力: 摩擦头与压重砝码给试样施加的压力为(11.1± 0.5) N。
       2.4.3 摩擦头旋转角度: 摩擦头顺时针旋转角度为405°± 3°,逆时针旋转角度同样为405°± 3°。
       2.5计量特性参数制定及方法说明
       2.5.1 本规范的摩擦头尺寸、摩擦头向下压力的计量特性参考了GB/T 29865-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小面积法》, ATCC116 - 2013 Colorfastness to Crocking: Rotary Vertical Crockmeter Method试验方法的要求。
       2.5.2 磨擦头向下压力的校准方法参考了JJG(纺织) 027-2010《染色摩擦色牢度仪校准规范》,但由于仪器结构有所不同,用测力计直接将磨擦头和压重砝码一起吊离工作面比较困难——绳子吊在磨擦头处,绳子中段会碰到摩擦仪的外壳。如果把绳子吊在压重砝码处,由于没有专门用来固定绳子的地方,压重砝码又比较重,也很难测得压力。因此,本规范取下压重砝码,单独用电子天平秤量质量,再转换为重力。取下压重砝码后,单独用测力计和绳子测量磨擦头压力就简单多了,可以把绳子在磨擦头上端打结,再勾在测力计上测量压力。最后把压重砝码重力与磨擦头压力的和就是仪器对试样的向下压力。
       2.5.3 在测量旋转角度时,由于需要采用几何作图,因此作图时笔迹的粗细、圆形的直径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测量误差。建议校准机构如果一定要校准旋转角度,可以制作一些专用夹具(如下图所示),尽可能加大所画圆形的直径,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测量角度时的误差。

元茂仪器

       3 校准方法的实践及验证
       根据所校准项目,通过试验手段来验证本规范的校准方法。期间委托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在相近时间,对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的旋转摩擦仪按本规范方法进行现场计量校准,证实校准规范中所描述的对被校准器具的技术指标要求,对标准器具及其它校准配套设备的选择以及采用的校准方法是正确可行的,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是合适的,具体试验结果请见实验报告。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情况
       无。
       七、行业计量技术规范中涉及专利的声明
       无。
       八、与现行相关法规、规章及相关计量技术规范的协调性
       目前未发现有相关类似的该类型仪器校准规范。
       九、其它应当予以说明的事项
       无。

点击或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