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交流
透气性能测试仪与比进口仪器对验收成功

时间:2016-06-04 05:05

仪器技术描述:

采用微机技术控制、利用高精度低压差传感器测试各类织造物、产业用织物、非织造物、工业滤纸和其他透气性材料的透气量。有操作简单,测量精确的优点,勿需裁剪试样,可以在样品上直接进行测试。试验是通过测定孔板两端的压差变化,测定样品的透气性能。为了测定不同透气性的织物,仪器备有一套孔径大小不同的孔板,供选择使用,特别是在介于大小不同孔径的测试,都会有优秀的体现。试样夹通孔测试面积20cm2为仪器的标准配置,另外可选配置见主要技术指标。

 重新推导了数学公式,证明了透气量与透气率是同一指标;(发表在《纺织标准与质量》期刊上)国内部分同行仍然分为透气量和透气率二个测试功能

 测试数据可以与瑞士TEXTEST产的FX3300透气性测试仪保持一致,证明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线性大大优于国内同类产品

 相邻孔板测试范围交叉部分测试数据一致;(国内同类产品对每个孔板测试范围进行了分割设定,相邻二个孔板之间无交叉部分测试数据,以避免测试数据差别过大无法解释

 测试腔直管段直径长度比例严格按节流装置流量计国家标准设计;有效避免了附加误差产生

 根据质量流量连续性原理,采用标准表法进行仪器全量程标定,方法科学、数据准确;(大大优于内同类产品一个量程仅仅用一个孔板单点标定的缺陷

测量单位:mm/s,cm³/cm²/s, L/m²/s, L/dm²/min, m³/m²/min cfm :ft³/ft²/min, m³/m²/h

主要技术指标:

1.压差范围:50~500Pa;

2.测量范围:0.167~15000mm/s;

3.测量误差:≤±2%;

4.被测织物厚度:≤12mm;

5.吸风量调节:自动动态调节;

6.试样面积定值圈:20cm2(Ф50mm)标配,(或根据用户定制一个试样面积);

其他面积用户可另行订购:5cm2;25cm2;38cm2(Ф70mm);50cm2;100cm2;

7.测量流量压差方式:自动转换孔板式;

8.孔板:8孔(自动转换);

9.孔板转换:自适应,自动切换;

10.显示方式:大屏幕液晶中文显示;

11.控制方式:微机控制,高精度低压差传感器动态测量,专业测试分析软件包含专业数学模型使测试自动完成,即使介于大小不同孔径的测试,都会保持测试数据一致;

12.设置方式:数字设定,可根据需要切换单位;

13.工作方式:试样自动压紧,孔板检测风量流量稳定自适应。

适用标准:GB/T5453、ISO 9237、AFNOR G07-111、 ASTMD 737、 BS 5636、DIN53887、 JISL 1096-A等

 

1普通纺织品

GB/T 5453-1997纺织品 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ISO9237-1995纺织品 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BS EN ISO9237-1995纺织品 纤维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DIN EN ISO9237-1995纺织品 纤维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EN ISO9237-1995纺织品 纤维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ASTM D737-2004(2012)纺织品 透气性试验方法

JIS L1096-8.26A:2010一般纺织品试验方法

2非织造布

ISO9073-15:2007 纺织品 非织造布试验方法 第15部分透气率测定

BS EN ISO9073-15:2008纺织品 非织造布试验方法 第15部分透气率测定

DIN EN ISO9073-15:2008纺织品 非织造布试验方法 第15部分空气渗透性测定

EN ISO9073-15:2008纺织品 非织造布试验方法 第15部分空气渗透性测定

3涂层织物

BS 3424-16-1995涂层织物测试.第16部分透气性的测定

4土工布

GB/T 13764-1992 土工布透气性的试验方法

5纸张

GB/T 22819-2008 高透气纸张透气性的测定

QB/T l461--1992高透气纸张透气性的测定法

6挠性多孔聚合材料

JIS K6400-7-2004 挠性多孔聚合材料物理性能的测定 第7部分透气性

7待核实标准  以下标准尚无实质性内容录入,准备日后的完善中。

AFNOR G07-111、BS 5636、DIN 53887等透气性能标准。

关于“透气量”和“透气率”

发表在《纺织标准与计量》的文章

有人要求对某试样分别测试其“透气量”和“透气率”,因为某种织物透气性能测试仪上有“透气量/透气率”两种指标。殊不知“透气量”和“透气率”是一回事,只是在不同的标准和书籍上的叫法不同而已。出现以上情况是由于对“透气量”和“透气率”这一织物透气性指标的物理意义不明白,对其名称的历史演变不知道而致。以下加以说明。

1、“透气量”和“透气率”名称的演变

织物透气性能的测试由来已久,国产仪器最早出现的是宁波纺仪生产的“中/低压织物透气量仪”它的测试指标中采用“透气量”一词,后来国家方法标准“GB 5453-85 织物透气性试验方法”(主要起草人: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黄其善、陶月珍)也沿用了这个单位名称,此后一些文章和书籍便沿用下去,如“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 (李汝勤、宋均才著)等等,一些外文资料也作如此翻译。

国家方法标准“GB 5453-85 织物透气性试验方法” 修订时,参照了“ISO 9237-1995(E)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修订为“GB/T 5453-1997 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主要起草人: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 李晓雯、麦家俊,国家纺织标准研究所 王宝军等)。在主要技术内容上与ISO9237-1995(E)等效。将透气性指标由“透气量”改为“透气率”。

透气性指标由“透气量”改为“透气率”只是名称的改变,其物理意义、量纲、单位、计算公式都相同。从物理意义讲“透气率”比“透气量”更为确切。“透气量”容易与透过试样的气体流量混淆,“透气率”则更符合各个标准的定义。

2、各文献中“透气量”和“透气率”的物理意义

在GB 5453-85中,“透气量”定义为:织物两面在规定的压差下,单位时间内,流过织物单位面积的空气体积,单位为:m3/(m2·s)。

在“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中:所谓织物透气性,是指织物两面存在压差的情况下,织物透过空气的性能。习惯上用透气量表示,即织物两面在规定的压差下,单位时间内流过织物单位面积的空气体积,单位为L/(m2·s)。

在ISO 9237-1995中,采用的定义:透气性 在规定的试验面积、压降和时间条件下,气流垂直通过试样的速度。

用下式计算透气率R,用每秒毫米表示

(1)

式中:

—气流的算数平均值流量,dm³/min(L/min);

A —受试织物面积,cm²;

167—由dm³/(cm²·min)换算成mm/s的换算系数;

在GB/T 5453-1997中,采用的定义:透气性 空气透过织物的性能。以在规定的试验面积、压降和时间条件下,气流垂直通过试样的速率表示。

按公式(2)或(3)计算透气率R,结果按GB8170修约至测量范围的2%。

(mm/s)(2) 
(m/s)(3)

式中:—平均气流量,dm3/min(L/min);

A —试验面积,cm2;

167—由dm3/(cm2·min)换算成mm/s的换算系数;

0.167—由dm3/(cm2·min)换算成m/s的换算系数;

其中式(2)主要用于稀疏织物、非织造布等透气率较大的织物。

由以上可见,“透气量”和“透气率”仅仅是名称的改变,实质相同。但是各标准中所规定的压差及试验面积是有区别的。

3、各标准中所规定的压差及试验面积的区别及换算

压差是空气赖以流动的必要条件,只有在被测织物两面保持一定的压差,才能在织物中产生流动。织物透气率并不与织物两侧压差成线性关系。一般可用下列幂函数形式表示:

Q=c+a(ΔP)b   (4)

式中:Q为织物透气率;ΔP为织物两面压差。

系数a、b、c与原料的类别、织物的组织结构、工艺参数及后整理等因素有关。

由于织物透气率并不与织物两侧压差成线性关系,因此透气率试验应测定透气率-压差曲线,才能推求出织物的透气性能。但是这样作试验工作量太大。实用的做法是规定固定压差作为透气率试验的基准。

各国试验标准规定的压差并不一致,美国ANSI/ASTM、D773、FS191/5450及日本的JISL1096规定为 127.4Pa(约13mm水柱);法国NF G07-111规定为196Pa(约20mm水柱);德国DIN53887规定服装织物为100Pa(10mm水柱)、降落伞织物为160Pa(16mm水柱)、过滤织物及工业用织物为200Pa(20mm水柱);英国BS5636规定为98Pa(约10mm水柱);ISO9237规定与德国相同;我国原标准GB 5453-85与美国相同;新标准则与ISO相同。

由于各试验标准规定的压差并不一致,为便于换算我国制定了FZ/T01072-1999 不同压差条件下织物透气量的换算方法(原ZB W 55001-87)。

FZ/T01072-1999适用于棉布类及锦丝绸类特种工业用织物。压差范围为3~19mmH2O 。

对不同压差条件下测得的透气率按下列公式换算:

QM=QN·KT (5)

 

(6)

式中:ΔPM——织物两面压差为M mmH2O (M=3~19);

ΔPN——织物两面压差为N mmH2O (N=3~19);

QM——ΔPM条件下的透气率,L/m2·s ;

QM——ΔPN条件下的透气率,L/m2·s ;

KT——换算系数;

b——幂指数(织物流量曲线)

根据试验,b值取决于织物的类别与组织并同组织本身的透气率有关,如下表所示。

类 别

品    名

组   织

b   值

棉布类

原色、本色、染色平布

平纹

b=1.3554-0.0926InQ5

锦丝绸类

锦丝绸

小花纹

b=1.0876-0.0791InQ5

锦丝及锦丝66绸

斜纹、1/2斜

b=1.4517-0.1285InQ5

锦丝绸

平纹、平纹格

b=1.2614-0.1006InQ5

注:Q5代表织物两面压差为5mmH2O条件下的透气率。

结论

透气性指标由“透气量”改为“透气率”只是名称的改变,其物理意义、量纲、单位、计算公式都相同。从物理意义讲“透气率”比“透气量”更为确切。“透气量”容易与透过试样的气体流量混淆,“透气率”则更符合各个标准的定义。

点击或扫描下载